第一章 任务(1 / 2)

隐蔽的三国 庄不周 4644 字 4个月前

进门之前,张祗停了脚下,借着整理衣摆的机会,迅速瞥了一眼身后。

从接到通知的那一刻起,他就觉得不寻常,不得不加倍小心。

进了门,两个手握环刀的年轻汉子走了过来,一个站在张祗面前,一个走到了张祗身后,站在门外,探头向外看了一眼,又转过身来,看着张祗后背。

张祗张开双臂的同时,心中一喜。

他一眼看出,这两个年轻汉子都是身手矫健的武士。今天要见的人绝不是普通人,或许能听到的盼望已久的好消息。

面前的年轻汉子点了点头,以示歉意,随后迅速搜了一下张祗全身,随后让在一旁。

“徐君在里面等你,请随我来。”

张祗虽然惊讶,却没说什么,加快脚步跟上。

进了中庭,穿过走廊,来到后院。

“惠敬,过来吧。”角落里,有一个略显沙哑的声音招呼道。

张祗循声看去,在错落的假山后面,看到一张熟悉的脸,正是他的前任上司徐详。只不过早在前年,徐详就返回江东,没想到他会突然出现在这里。

一想到魏吴双方的关系,张祗就有些不安。

徐详多次出使魏国,认识他的人不少。一旦消息走漏,凶多吉少。

“徐公,好久不见,别来无恙。”张祗快步上前,深施一礼,然后眼神热烈的盯着徐详,心跳不由自主的加速,在单薄的胸膛里怦怦作响。

徐详没说话,只是挥了挥手,示意年轻武士警戒,又指了指对面的坐席,让张祗入座。

“惠敬,这可不是你应有的表现啊。”徐详避开了张祗炙热的眼神,提起案上的水壶,给张祗倒了一杯水,又给自己添了一杯,这才抬起头,打量着张祗,缓缓说道:“如今你肩负重任,不容有失,岂能喜怒形於色?”

张祗拱手致谢。“多谢徐公指教,我是多日不见徐公,一时忘形,还请徐公见谅。”

徐详嘴角挑起一丝笑意,从袖子里取出一支竹简,放在案上,并起两指,推到张祗面前。“回去看,虽然不是你想要的消息,却也能算个安慰。”

张祗眼神微缩,冲疑了片刻,伸手将竹简接过,放在袖中。

徐详端起水杯,呷了一口。“至尊虽然即位,但内外非议不绝。此时赦免你们兄弟,必然引起更大的冲突。所以,你耐心一点,再等等。”

“非议?”张祗眉头微皱。“是因为西面吗?”

徐详微微一笑。“不是,你的任务完成得极好。诸葛亮接受了现实,还派陈震来贺。吴汉并列为帝,中分天下,我大吴从此不再低人一等了。可是,这拦不住某些迂腐之辈,非说我大吴偏安江东,道统不足,仅凭几个祥瑞,无法令天下归心。唉,真不知道该说他们什么好。大汉都亡了近十年,他们还不肯承认现实。”

徐详幽幽地叹了一口气,脸上的笑容不知何时消失得无影无踪,只剩下无奈。

张祗心中微动。

他明白徐详为什么会冒险出现在这里了,十有八九和道统有关。这可是关系到孙家王朝能不能存续的大事,如果他能协助徐详办成,应该足以赎兄长之罪。

以兄长的才华,只要能重新入仕,一切都会好起来的。

徐详盯着张祗,轻轻点了点头。“惠敬,这就是我亲自来找你的原因。这件事太重要了,除了你,我谁也信不过。”他瞥了一眼远处,压低了声音。“哪怕是我身边的人。”

张祗拱手施礼。“多谢徐公谬赞,请徐公吩咐。”

徐详抬起左手,挽着右手的袖子,然后用右手食指蘸了点茶水,在案上写了两个字。

隐蕃。

“惠敬,看到这两个字,你能想到什么?”

张祗盯着这两个字,想了想,试探的问道:“是地名还是人名?”

“人有姓隐的吗?”

“古人以諡为氏,鲁隐公的子孙就姓隐,只是功业不显,史书无载。若是人名,应该是化名,不是真名。”

“如果是化名,你又会想到什么?”

张祗沉默了片刻,缓缓说道:“若是化名,应该取常用姓氏掩人耳目才对,不该如此罕见。他特意以隐为姓,自然是刻意提醒他的姓氏与众不同,很容易与他的身份相联系吧。”

徐详满意地笑了。“你说得不错,他的身份的确很特别。如果你能将他安全的送到江东,我以身家性命保你兄弟脱罪。”

张祗离席,拜倒在地。“多谢徐公。小子一定全力以赴,不负徐公所托。”

“你先回去,准备一下,等候消息。”徐详轻声说道:“这一次出门,可能时间会长一些。”

张祗心领神会。“喏。”

——

出了门,张祗不动声色的左右看了一眼,然后出了里巷,缓步汇入人群中。

道路两侧的店肆中摆着各种各样的布匹,年轻的伙计在街上招呼客人,年长的则在店里收拾,不时的瞥一眼外面流连的顾客,看看哪些人是真想买,哪些人只是来过过眼瘾,长长见识。

以布商为掩护,在陈留市出入四年多,张祗对这一片的布商都很熟悉,甚至能叫出每一个布商的名字。哪一家开张或有新品上市,他也会第一时间得到消息,赶来庆贺,或者照顾一下生意,顺便打听点消息。

“子敬,子敬。”一个白白胖胖的中年人迎面赶了过来,一把抓住张祗的手臂,将他拉到路边。“子敬,我找你找得好辛苦。”

张祗咧嘴一笑。“蒋兄,这么急着找我,莫不是最新的蜀锦到了?”

中年人姓蒋,名万,是专门卖蜀锦的商人。他自称与蜀汉丞相府长史蒋琬同族,能拿到质量最好的蜀锦,在布商中颇有名声。

但张祗知道,蒋万能拿到最好的蜀锦,不是因为他与蒋琬同族,而是因为他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安插在陈留的耳目。

陈留交通方便,四通发达,是间谍细作们最多的地方,一向行事周密的诸葛亮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重害。如果不出意外,诸葛亮安排在陈留的耳目不止蒋万一个,蒋万只是摆在明面的棋子而已,还是最微不足道的那个,绝不可能是蒋琬的族人。

兄长张温出使蜀汉的时候,曾与诸葛亮多次接触,对诸葛亮评价极高。也正因为这一点,他被选为与蜀汉细作接触的人选,经常以做生意为名交换情报。

吴汉是盟友,必要的沟通一直存在。

“蜀锦的事情不要急,我答应你的事,一定办到。”蒋万笑嘻嘻的说道:“酒肆新来了一批白虏歌女,不仅肤白如雪,而且唱跳俱佳。我请你喝酒听曲,一起去欣赏一下,如何?”

张祗哼了一声,伸手扒开蒋万的手,故作不屑的说道:“蒋兄,你真的只是去喝酒听曲么?”

蒋万嘿嘿一笑,压低了声音说道:“的确不是,我是收到了一点消息,要赶去求证一下。别人我不放心,有你子敬陪着,我才有底气。”

张祗没有再问,跟着蒋万,不紧不慢地离开了布肆。

进了酒肆,来到燕山酒家。刚进门,掌柜就从后面迎了出来,笑容满面的对蒋万拱手作揖,一边说着客气话,一边将他们引上二楼的雅座。

张祗跟在后面,面带笑容,却一句话也不多说。等掌柜与他寒暄的时候,他才敷衍了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