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方庭院。
庭院不仅是一种建筑空间形式,更是根植於中国人心灵深处的生活艺术和人文精髓。国人对於文学、艺术、哲学、建筑和生活的种种独特认知,几乎都蕴涵在一方庭院里。
而对於现代都市人来说,庭院更像一方与世隔绝的净土,是逃离快节奏,回归慢生活的理想去处。
原型:大明宫殿
泰禾·红树湾院子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历史文化名镇——角美,项目紧邻红树林畔,北眺文圃山,南临九龙江,依山傍水,独具孕育江南新居住文化的潜质。
设计师将大唐帝国皇家文化与江南园林精神相糅合,在山水园林间找回贵胄的生活方式和礼制之道。以大明宫格局为势,借皇家园林的“势”与“礼”,营造出独属於厦漳区域的尊贵居住典范。
▲项目设计草图
▲项目实景图
门厅:礼序庄严
泰禾·红树湾院子沿袭传统院落的三进式布局,以递进式的礼遇空间突出场地精神。门厅沿中轴线对称分布,气势恢宏,尊贵典雅,尽显皇家气派。
前场:四水归堂
四水归堂是江南民居独有的平面布局方式,其建筑风格理念来源於徽州文化传承天人合一的理学思想。泰禾·红树湾院子取其理念,用穿越中轴龙脉的皇家气韵,在园林中营造四水归堂,龙池迎宾的世间奇景。四方之财如同天上之水,源源不断,形成一个“聚水生财”的尊贵寓意。
池边以新山水手法演绎仙山,阴阳结合,左右对称,作池之手法充分体现皇家造景法则。
后场:水榭楼台
水榭楼台引自苏州名园中的古典私家园林艺圃,以中心湖区为主,设置亭台楼阁,亭廊透过小筑双重园洞看池上景色,环环相套,别有一番风味。
开朗简练的叠山理水手法以及“闭塞中求敞”、“浅显中求深”、“狭隘中求险”的哲学诉求,使整个后场空间生机盎然,妙趣横生。
后场的雅致,不仅体现在山水草木间,更在於这一方古香古色的阁楼里。阁楼取名水云居,以《干隆南巡图》为背景墙,格局通透,四周景色一览无余,是观荷赏鱼的好去处。
想要心无旁骛地观赏春花秋月,浮萍锦鲤,如今已是一种奢侈。
泰禾?红树湾院子化奢侈为日常,以“山水为脉、花语铸魂、里悦空间”的设计理念,打造取法自然,回归生活本源的新东方院落。
项目名称:泰禾?红树湾院子
开发商:泰禾集团
景观设计:山水比德
项目地址:福建漳州
设计时间:2018年
2/广州保利·小楼大院
景观设计:奥雅设计
岭南情怀
园融山水,大雅天成
塘林阡陌,梦栖诗画
山景、水景、园景,住在风景里
曲径通幽、山水院落、禅意人生
是岭南人眼里不同却又相同的家园梦。
保利·小楼大院项目位於广州增城区小楼镇腊圃村,地处广州东进走廊与穗莞深大动脉的永宁大道东侧,距东南方向广河高速1.1公里,距东北方向从莞深高速3.2公里。基地临近报德祠,人文资源丰富;背山面水,具有自然环境优势,恰有一种世外桃园之境。
位於项目西侧的水塘
奥雅设计团队根据客户要求,汲取传统岭南文化与民居经典空间,运用现代设计手法,传承岭南丰富的历史底蕴和居住文化,共同营造一座极富岭南情怀、低调雅致的宜居大院。
设计格局
五重布局,彰显传统礼序
一重景·开门见山
开门见山,震撼初见
仁者乐山,智者乐水
入口结合精神堡垒延伸至广场和围墙形成错落关系,增强空间的丰富性,利用特色景观灯及拴马桩形成强烈的入口序列感。入口对景的山墙片石与远方建筑相呼应,结合水景,点明主题,营造雅致大气的迎宾展示界面。
二重景·竹林巷道
“前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,初极狭,才通人,复行数十步,豁然开朗。”
——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狭长的甬道空间,随形就势,通过通过绿荫婆娑的竹林,欲扬先抑,为后面的第三空间造势。
三重景·镜水容庭
山石古松,东方禅意
屏风剪影,流连忘返
一门一景,顺着曲折蜿蜒的小径流连其中,总有不经意间跳入眼帘的美景,不禁让人感叹岁月静好。
四重景·别有洞天
碎石旱溪,树影斑驳
春意盎然,茶与棋,别有洞天
通过曲径通幽的步道,中国传统的拱门,来到一处喝茶下棋的去处,移步一景,都在院落之中。
五重景·山石景园
廊阁听风,庭院听涛,春色如许
院子里一方天地
长满花草,绿荫浓密
自然之美无限遐想
开放的阳光草坪、花池形成开阔大气的空间,精致半亭及草坪为活动的举办、休憩亭留提供了空间。看似随意散置的石块,为整个空间增添了一股灵动,实为点睛之笔。
设计总结:
甲方十分尊重设计方的理念——建筑,景观和景区的和谐共融,在野做精,简约质朴,甲方,建筑,景观三方沟通效率很高,界面划分清晰,互提建议,共同推进。
在排除所有客观条件后,能出来这样的落地,还是很值得思考的,一气呵成的设计,一鼓作气的动作,考验的是每一个环节的衔接能力,是每一个人的态度。
项目名称:保利增城小楼项目景观设计
项目地点:广州增城
项目类型:新中式住宅
占地面积:50970㎡
建筑面积:15084㎡
景观面积:35886㎡
容积率:1.05
绿化率:30%
客户名称:广州市保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
景观设计:奥雅设计深圳公司
建筑设计: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
室内设计:Liang&AssociatesLtd.
设计时间:2017.3
3/昆明中南/碧桂园樾府
景观设计:水石设计
一颗印
建筑与景观的互成
项目地处云南,在一个充满特色风情的美丽城市里,自然要造一个与她相称的东西。挖掘云南文化,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项目,也是业主一直的坚持和追求。
“一颗印”,作为云南特色建筑形式,对其形式和空间内涵的挖掘,成为本次项目团队的灵感来源。
以“一颗印”为原型,建筑取其方正之姿,定项目之态,景观则从“天井”开拓延展,从天井到外院,保建筑方正之姿,又破其闭塞之感。
建筑和景观在一种“互成”的状态中,将场地活络开来,形成一座房子和两个院子的场地基本布局。
梯田与山门
场地记忆中的属性
该以何种方式进入场地?可以说是设计师最为头疼和最需拿捏的事情。它影响着怎样起始一个有度的空间序列,怎样开启一段有趣的空间体验。
项目场地内部高出市政道路约2m,且南侧和东侧为小区公共绿化带。设计灵感来源於云南的多彩梯田,用花海梯田的方式化解高差,形成项目场地的第一道城市界面,围而不障,用带有田园记忆的方式勾勒场地边界。
飞檐、木构,用现代方式重构传统元素,成为院门最大的特色。右侧的伞骨半开,支撑起飞檐,山形折叠的推向左侧。
利用飞檐的形式动感,巧妙的搭建出入口的转换空间,将西侧停车场的入口自然的纳入其中。这片搭着那片,如瓦帘顺着檐口而下,结合水景,形成独特的景观空间体验。
瓦构筑的天地
纯粹之下的场地意境
拾几级台阶,则进入第一个大开空间,即第一个院子。瓦不仅带有强烈的文化属性,同时还是一种廉价易得的建筑材料,因此成为主要的设计材料。
设计以一种纯粹的方式,用瓦铺就出一片天地。
叠叠墨瓦配着薄水一片,红鱼三两结群在水云间掠过。意境的营造成为前院最大的设计亮点。
石桥边有亭
传统和现代的光影回应
水景是脚下的波动,而好的景观则是眼之所及,需有回应的。亭子作为水景和建筑之间一个体量和空间的过渡,也是景观在空间上立体的回应。
石桥,微拱,一条自然的弧线将视线引向另一处。纯粹的几何形体,现代的金属线条,这是与瓦截然相反的气质。而设计的巧妙是将亭子的体量虚化,将形式简化,在光影间加入现代的气息。
飞檐顾影
低调之中的包罗万象
在水面上行走,一折,两折,最终迎着一棵虯枝黄杨桩,在三折之后,进入建筑区域。在这段行进中,建筑和景观处在一种默契的平衡之中。
建筑体块变化,白墙黛瓦,屋檐延伸舒阔,景观以水为布,以恰当的姿态展示建筑的不同风情。水光潋灩,潜行云间。
内庭天井
点睛之笔下的天地
这是一个约18x26的内庭,则是由“一颗印”的天井演变而来,但尺度依据建筑和前场院子做了适当调整和放大,约是建筑的四分之一,前场的三分之一。
内庭延续外院的设计手法,瓦、石汀、砂石、置石、水、景树为主要的设计元素,用比较克制的方式去展现建筑、天空和云朵的关系。
内庭主景是石汀旁一块架於水面,与落水结合的大型置石,旁边植立一棵虯松。跨水景的石汀联系南北,推敲过的尺度保证最宽处至少1米,避免细碎的布置形态。
项目名称:昆明中南碧桂园樾府
项目地点:昆明市官渡区
项目规模:61000㎡(示范区景观面积:7420㎡)
工作内容:景观设计